笔趣阁 > 农门小福星,算卦太准全家团宠 >第279章 生意艰难
    大儿媳忙不迭点头:“娘你放心,我一定不会的!”

    她家石头都十岁了,婆家娘家里外亲疏,还是分得很清的,可不能为这事,得罪了虞家,害婆婆在酒坊失了人心地位,那才是罪过。

    这事敲定后,虞三郎就把事交给了石头娘,他要忙着上学没时间,只在第一锅出来后,核算成本入账就是。

    “娟儿姑,火小些,再蒸半个时辰估计就差不多了!”酒坊挪出来的一间灶房里,柒宝站在小板凳上,踮着脚尖看锅里。

    村长大儿媳将她抱下来;“柒宝,你都说的很清楚了,我们晓得咋弄了。

    你一边玩儿去,别叫热气熏着了!”

    待虞三郎几个放学之时,第一锅切糕已经出锅了。

    雪白的糯米粉中间夹着红枣、花生等坚果,上头是一层黑芝麻,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很有食欲。

    赵娟儿将凉了的切了一小块儿,分给几个孩子。

    “嗯,软糯可口,甜而不腻,味道极好!”柒宝吃的眯上眼睛,一脸享受模样。

    几口吃完,她还想要,赵娟儿不给了。

    “这东西难克化,吃多了会积食,你年纪小,还是少吃些的好!”

    村长大儿媳将凉的糯米糕脱模切成块儿,切完后数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三郎,这一锅就切了230块儿,你打算买多少钱一块儿?”

    虞三郎便拿出他的账簿:“算上人工柴火,一块儿成本约莫在两文钱左右,我最少得买五文钱!”

    梁璟冽在一旁插嘴:“不行,最少得买十文!”

    “十文?”赵娟儿吓了一跳:“一斤肉才多少钱呐?”

    梁璟冽摇头:“那不一样,咱们糯米糕用的东西精贵,寻常人可买不起这些,跟猪肉就不是一回事。

    而且这东西卖,也不是卖给寻常百姓吃的,还是得卖有钱人!”

    虞三郎听他这么一说,顿时有点丧气了。

    去他们酒肆喝酒打酒的有钱人可不多,多是家里有点余钱的城里人,十文一块儿的糕点,他们能舍得买吗?

    柒宝劝道:“三哥,就按这个价来吧,价高了可以降,低了可不能涨的!”

    虞三郎咬牙:“就这么卖!”

    第一锅在孩子们的期盼中,让贵叔和赵俊一起推着进了城。

    从他们走的那一刻起,虞三郎一颗心也都跟着飞进了城里,连左先生让他起来回答问题,都迷迷瞪瞪半天回不过神来。

    下午下学时,左先生破天荒的来了虞家,在虞家吃了晚饭才回去。

    左先生离开后,赵莲舟就把虞三郎几个叫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你很缺钱吗?”

    虞三郎耷拉着脸,扭着手指头,不敢抬头回话。

    “说话!”赵莲舟声音不大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。

    柒宝偷偷瞄了三哥一眼,觉得此时的三哥有点可怜,不过爹爹这会也很可怕,她缩了缩脖子,决定保持沉默不说话。

    虞三郎嗫嚅道:“我....我不缺钱,就是....就是觉得,爷爷和娘都很辛苦,

    我....我读书没四郎他们好,就想着早些做点生意,将来也能分担一二!”

    赵莲舟见他眼眶湿润,声音柔了些:“可你这个年纪,还不到自己做生意的时候。

    明年我想让你和四郎都下场,若是能中,固然很好,就算不中,也权当给自己积累经验!”

    他从桌上拿了一本厚厚的册子:“这是杨大人整理的历年考题,我给添加了一些进去,还有三四个月时间,这段时间,你们得把这些吃透!

    什么年纪干什么事,生意随时都可以做,可读书却是要趁年少。

    毕竟成年之后,身边杂务太多,很容易分散精神,难以集中精力。

    所以,往后不可再去研究什么生意之事,明白吗?”

    虞三郎应了一声:“是!”

    赵莲舟训完几个儿子,让他们出去,单独留下了柒宝。

    “你是个女孩儿,又是我与你娘唯一的孩子,因而一直对你很纵容,当然你也很听话。

    可是柒宝啊,正因为你是女孩儿,更应多读些书,多明白一些道理,才不至于让自己在后宅蹉跎一生,耗尽年华啊!”

    柒宝一阵羞愧,她没有考功名的压力,又仗着自己脑子好,确实不怎么用功。

    “爹,以后我会努力的!”

    让虞三郎心心念念的第一锅,反响并不怎么好。

    看的人多,买的人少,说白了,还是嫌贵。

    一锅切糕愣是卖了三天才卖完,这其中还有周家媳妇几个熟人帮忙,要不然估计还卖不完。

    虞三郎心灰意冷,开始准备筹钱还给诸位股东,对这事不怎么上心了。

    柒宝让村长媳妇继续做,没有就往店里补货,既然是生意,就没有今儿卖,明儿不卖的道理。

    几个孩子不怎么上心,赵二柱可就不一样了,这里头有他三两银子呢。

    酒肆多是中午开门,一大早可没人来喝酒打酒,他让小二看着店里,自己则是背着切糕走街窜巷的卖。

    人家一开始不知味道如何不愿意买,他便咬牙自掏腰包买了几块儿,再切成小块,请人家品尝。

    虽是辛苦一点,可每天一锅切糕还是卖出去的,刨去成本运费,居然有小一两的收入。

    赵二柱找虞大郎给他算了一下,以他投入的份额,一两银子能分多少钱。

    虞大郎按照他投入占比,再考虑是他每日起早去买,大略算了一下,估摸着能分二百文钱。

    赵二柱瞬间觉得这日子有奔头了。

    酒肆给他的工钱,一个月是480文,如果卖的好,另有提成,加上这卖切糕的钱,将近一千钱,生活满是希望啊。

    他这头在城里忙活,赵多福在村里也没闲着,他听说切糕不好卖,便自作主张分了几十块,背去镇上卖。

    拿了家里那么多钱,要是赚不回来那钱,他奶估计得打死他。

    在赵二柱和赵多福两人的努力下,生意在一个半月后,突然开始爆单了。

    “啥?你说要一口气做三锅?”村长大儿媳听到这个消息,忍不住又问了贵叔两遍:“你真没弄错?”
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