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老宅通现代: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>第749章 我来想办法
    乔玉的表现突出,屡屡提出远超过县城夜校学生接触面的信息,让省城来的教授们也注意到了她。

    这一天课后,这学期的主课教授朱教授就把乔玉单独叫到走廊上谈话。

    “陈乔玉同学,我看过你上学期的成绩,你这学期的进步非常大嘛!我看你对当下的经济形势有着很深的了解啊!”

    “你提出的红薯粉作坊产量提升,开发新品和下游商业活动的建议,我觉得非常好!”

    “上学期教你的教授提到过你的那个作坊,觉得可以作为典型示范,不知道你现在进展如何了。”

    乔玉就把她做的一些改进,都跟朱教授说了。

    朱教授很是赞同,他对乔玉说:“你们这一批民营企业家,相较于国营大厂,优点就是灵活机动,务实。”

    这点乔玉深有体会。

    穗华和莲莲如今已经算是作坊里的金牌销售了,作坊的产量在增加了一台研磨粉碎机和烘干机之后,现在的产量是之前的三倍。

    虽然只有二十来个人,但是产量已经相当不错,迫使穗华和莲莲开发更多的销售渠道。

    在开发销售渠道的时候,穗华和莲莲时常来找乔玉,说的就是,大厂往往流程特别慢,而且积重难返。

    穗华说:“我们去收集试吃反馈的时候,明明厂里的员工都觉得我们的粉丝好吃,但最后却订单却批不下来,因为大师傅不同意,现在的粉丝供应是大师傅介绍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也算理解,毕竟人家挣着这份钱,跟咱们又没什么关系,也没必要改成咱们的货。”

    “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,员工也喜欢,食堂的大师傅们也喜欢,觉得分量足,泡发率好,口感顺滑,厂里说考虑考虑,一考虑就是几个月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也不说不买,问就是在批流程,一个流程批个三五个月,太正常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穗华经常被气得吃不下饭。

    人家不买她的东西,她不气,可能是东西不好,也可能是人家用惯了的。

    但就是这种,觉得东西好,也没有什么不能买的,结果就是愣生生拖,也不知道到底在拖什么。

    反倒是一些小厂,这个星期送去的试吃,可能下个星期就能有反馈,行不行的,都能知道。

    后续下单回款也快。

    搞得穗华现在都更喜欢找一些民营的小厂子、饭店去谈生意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大厂和小厂,国营和民营的区别。

    朱教授此时向乔玉提出了一个需求:“我想以你的红薯粉作坊为例,带我的学生们来参观,让他们参与到作坊的生产经营管理当中,不知是否妥当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了,这必然会对你的生产经营造成一些影响,可能是好的,也可能是坏的,这方面我尽量申请一下经费,如果影响了你的生产,我们尽可能赔偿,行吗?”

    面对朱教授诚恳的邀约,乔玉几乎没有半点儿磕绊就答应了:“当然可以啊,不过赔偿倒也不用。”

    “不不不,还是要的。”朱教授连忙道,“我们之前已经找过一些案例了,大厂子不愿意按照我们的意见来,小厂子也没有那么多试错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也是厚着脸皮请求你,你能答应我已经非常庆幸,用你的小作坊做实验,补偿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乔玉也无奈,只能答应下来:“这方面朱教授决定就好,不过我还是有我的要求。”

    “请说。”朱教授并不意外,这第一批私营企业家,大多都不是随波逐流的人,都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,乔玉能答应他,确实是他厚着脸皮以老师的身份请求学生帮忙。

    现在面对乔玉的要求,朱老师自然也是做好了准备,竭力争取。

    然而,乔玉接下来的话,却出乎朱老师的意料。

    乔玉说:“我很支持老师的实验,能够给大家提供机会我也很高兴的,但我毕竟还有客户需要面对,红薯粉的品质和产量上我必须保证一致,只能优于原来,不能差过之前。”

    不等朱老师说话,乔玉说道:“因此我准备单独抽调出来一个小组,配备齐全机器设备,专门用来做实验,在实验成功之前,其他小组维持原样。”

    乔玉不好意思地冲朱老师笑笑:“老师,您看这样行吗?”

    “行当然是行……”朱老师都有些犹豫了,“可这样不就等于你单独拨人拨场地设备出来给我们用,全额赞助我们的实验吗?”

    “这样,不会对你的生产造成影响吗?试验成本也有些高了。”朱老师担忧道。

    一个小组,最起码得有三四个人,甚至更多,这些人一个月的工资就得一百多。

    还有设备和场地,都需要单独划分。

    乔玉的想法他们并不是没想过,只是难以实现罢了。

    他们这样一个普通的实验,申请到的经费有限,没有可能完全复制到厂子里的生产,可现在乔玉居然直接答应他单独成立一个实验小组。

    “陈乔玉同学,你是否考虑过这样会有多少成本?”朱老师没有盲目喜悦,他们作为经济学的教授,正在研究民营企业的发展。

    但这个过程如果给本身规模就比较小的民营企业造成巨大影响,他还是有些担忧的。

    即便是乔玉的这种半手工的红薯粉作坊,也需要用到三台设备,四五个人。

    而据他所知,乔玉的作坊里现在本身就只有一套设备。

    朱教授让乔玉三思。

    然而乔玉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,已经深深明白手工小作坊的发展有限,如果不改革,将会一直停留在用劳动力换钱的阶段。

    而未来,一定是用技术换钱,甚至用科技和专利挣钱的时代。

    乔玉很坚定:“朱教授不用担心,需要什么,我来想办法。”
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